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638期|儒佛智慧的當代價值——談AI、地球暖化與人口老化/林建德教授、陳復教授、張蘭石教授

慧炬機構為因應全球AI人工智能、地球暖化以及人口老化等衝擊社會之重大議題,特邀學者就上述議題以儒、佛觀點共同探討應對之道。現場同時也透過YouTube平台Live直播,讓全球無法親臨現場的大眾,也能全程同步聆賞幾位專家精采的對談與分析。

本刊特為這場別開生面的對談作「論壇精粹」專欄報導,期能藉由儒、佛智慧,探討應對當代社會議題之良方,攜手共築美好和平、互相關愛的人間。

 

 

主持人|
林建德 教授
臺灣大學哲學博士
現任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
研究領域:宗教哲學、佛教哲學、佛教心靈哲學

  與談人|
陳復 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院長
研究領域:陽明心學、本土心理學、社會科學
  與談人|
張蘭石 教授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副教授
研究領域:科學哲學、心理學、宗教學、佛學

 

儒佛智慧的當代價值:談AI(人工智能)的挑戰

林建德教授:

今天的主題是「儒佛智慧的當代價值」,我個人認為由慧炬舉辦這個活動非常恰當,因為慧炬代表智慧的火把,用智慧之火來照亮世界,為大家指引道路。因此今天這場論壇,希望藉由儒佛智慧的光輝來照耀當代社會。

在今天的主題中,我們首先要探討的是AI(人工智能)。AI,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特別是最近 ChatGPT 開放大眾測試使用後,我認為它對社會有一定的貢獻。然而,它也有它的限制,且會對人類構成挑戰,例如當教師在審核同學報告時,有時難以分辨該報告是學生自己撰寫的,或是由電腦輔助撰寫的。這個問題不只存在於教師,而是各行各業,就像之前我們提到的失業問題,AI技術的發展將淘汰越來越多純粹勞力的工作,使失業人口不斷增加。此外,AI 技術也讓詐騙問題更加嚴峻,例如透過AI模擬聲音詐騙財物等。智慧財產權方面也受到影響,例如音樂、繪畫、攝影等比賽,有人透過 AI 科技製造作品獲得獎項,令人難以判斷其原創性,衍生很多社會問題。因此,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在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注重教育、關注及解決。

 

陳復教授:

我的自我認同是儒者,但我沒有想到慧炬能夠以如此開放的心態,希望不同領域的人相互對話。因此,今天我有幸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儒佛智慧的現代價值。這個主題的意義極為重要,因為我們生活在21世紀的環境中,但這些「名門大派」的分類,其實是20世紀以前的事。雖然這樣的分類有其存在的意義,但現今社會中,舊有和嶄新的各種事態正在混合中而產生了新的狀態。因此,我們應以開放的心胸來面對,尤其儒、釋、道三教,他們有著共同的核心價值——自性。透過自性覺醒和覺知的角度來看,儒、釋、道三教實質上是相同理念,雖然在一些細節和觀點上有所不同,畢竟每個儒者都擁有不同的個性,求同存異是一種很好的社會和諧共融的方式。

今天主持人要我先談AI人工智能的發展。AI取代人類的工作會導致很多人失業,聽起來令人擔憂。但是,如果回顧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許多婦女其實都沒有就業,只負責照顧家庭。隨著工業化的興起,女性開始接受教育和知識,進入工作場域。現在,當AI可能取代人類工作而造成許多人失業的情況出現,其實倒可以反過來認為,這是一個解放身心的時代。雖然AI成本降低會導致大量真人勞動力失去價值,但是這也意味著人們可以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從事更具創造性和價值的工作,不再拘泥於固定而重複的機械性工作。此外,政府也可以將有效利用AI的利潤讓國民共享,從而讓很多人得以開始追求生命意義和自我價值,回歸到人類生命的本質。

我相信在未來的時代裡,人將逐漸分為「智能人」和「自然人」兩種。智能人指的是人工智能,如果我們給人工智能一個人類外形,他就是智能人。而自然人就是我們現在生活中的普通人。未來,人類的價值會逐漸被放大,而工作價值的下降則是一個更大的身心解放過程中的環節,透過這個環節使得每個人都可以追求生命意義和價值。

人是一個具有心靈的生命體,當你與另一個人對話時,可以透過四目交接瞭解對方是否與你同心,這就是人與人工智能之間的核心區別:心靈的存在即是劃分標準。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我人工智能也有心靈,那我會認為他們與自然人沒有區別,但我現在並不認為人工智能具有心靈。因此,我個人認為人工智能並不可怕,因為我覺得在我們這一代的有生之年,以及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紀結束之前,人工智能還無法具有心靈。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工業化的時代,隨著整個工業機械化的程序,人的自我意識被剝奪,這導致了人的異化。但是現在我開始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身心漸漸得到解放,我認為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人們不再被工業化所綑綁,而有機會自由發展。這也意味著一個新的文藝復興時期即將到來,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新時代將開始。

儘管如此,我也認識到,在這樣一個時代,由於教育水準和個人自我認知的落差,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問題:例如一個人或許會沉溺於虛擬世界中而無法自拔,這可能進一步會導致類似於毒品成癮的問題。但我相信,有自覺並獲得適當引導的人,將會明白如何善用物質,而不是變成物質的奴隸。我們需要有自覺和良好的教育,運用物質而不受其奴役。

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教育,且要針對人工智能立法、規範它的使用場域、時限和範圍。此外,我們也需要思考人工智能的設計方式和定義,並強調道德和倫理問題的重要性。在資料演算的時代,倫理議題時常被忽略,導致許多巨大的問題。因此,倫理在這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人類是唯一具有靈性的生命體,人工智能是無法替代的,我們需要引導人們進一步內省,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深層思考,並成為指揮人工智能的人才。我們不能讓人沉溺於人工智能的環境中而失去自我,這正是儒佛智慧的當代價值所在。

智慧可說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重要。我們即將面臨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人們將不再需要自己來執行邏輯演算式的思考,這是過去20世紀人們驕傲的邏輯思維和相關演算技能所塑造的價值在未來將面臨的衰退和成本的問題。因此,倫理教育也變得更為重要,因為人們需要透過教育更好地來面對此項轉變。

這一轉變充滿挑戰,但我們有機會與先聖先賢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這是一種文化疊加和交流的機會,智慧重新成為了當今時代的顯著特徵。我很熱切地期望迎接新時代的到來,我認為在此轉變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加重視智慧的培養和教育,特別是在社會和高等教育方面。只有當更多的人成為覺醒者,才能引領社會不斷進步,這是永恆的命題,比起政治、藍綠、統獨等等議題都更加切實且重要。

 

張蘭石教授:

感謝主持人和前輩學長們,以及所有來賓的參與,讓我們有機會進行此次對話。之前有同學期待儒家和佛家可以進行不同意見間的辯論,但聽了陳復教授的發言後,我認為他所說的非常實際且令人認同。在目前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許多行業會在工作型態及能力上受到很大的考驗,而許多的工作內容也會不斷地被改變,這是一個事實。但陳復教授反向思考,指出這是一個社會進展的機會,也是回歸人性的機會,讓人成為真正有思考、感受、走向「道」的人。

此外,陳復教授提到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需要有建立倫理原則的能力,需要對人工智能的設計方式和定義進行思考並強調道德和倫理問題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時代,能夠提供智慧的佛法同樣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例如佛法強調不要執著於工具,而是利用工具,並且不讓工具所役使。在佛教中,我們可以承認說法的菩薩機器人,他能夠誦經、回答佛法問題等。佛教對這方面的態度是不執著,因為佛教沒有建立「本質」概念的實有性及神聖性,並且對所有的工具沒有執著之心。

佛教對於人工智能的應用,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思考和探討在人工智能的時代中,倫理和道德對於人類是多麼重要。此外,佛教對於量子力學、相對論等方面的認識也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加精確的世界觀,以更好地應對巨變帶給我們的各種挑戰。這也是佛教的優勢之一,相比於西方的理性文明更加強大。

在過去的歷史中,西方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來,主張二元對立的世界觀。這意味著我們傾向於認為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是對立的,只要想要什麼就應該要去得到。在這種思想下,我們不一定真正關心別人在想什麼,即使他們對我們做出不恰當的行為也可以視而不見。

然而,如果我們不關心他人的心理狀況,可能無法感受到他們真正的良知,以及對我們的關懷和愛。佛教則強調個人的心靈空間,尤其在大乘佛教中表現得非常清晰。我們可以有無盡的心靈空間,世事不會有任何障礙,這是西方文明無法理解的。

到目前為止,西方文化無法真正預測到當量子電腦與AI的結合意味著AI將進化為更高階的形式,而這種AI將可能具有心意識(目前使用傳統邏輯閘的數位電腦與NLP人工智慧則永遠無法具有心意識)。當量子電腦和AI結合時,可能會引發非常破壞性的後果。我們現在可以訓練AI,但既然我們無法完全掌控自己孩子的思想,更不用說是一個有能力思考的非我族類的AI機器人。因此,佛教所提出的警惕可能性是可以理解的。當使用唯識學對心靈分析時,我們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意識的本質。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比西方思想傳統更易於瞭解當量子電腦與AI結合後可能導致的危險。

儒佛智慧的當代價值:談地球暖化

林建德教授:

地球暖化、全球暖化這個問題其實迫在眉睫。整個地球正在發燒,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氣候異常的現象。除了這些,還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旱災、水災、森林大火、熱浪等災害陸續發生。氣候變遷引起的異常現象是全球的問題,影響範圍非常廣泛。

由於氣候變遷的強烈影響,很多現象在冬天也會感受到,像是三、四十度的高溫,在過去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但現在正在進行當中。科學家已經警告我們必須在本世紀末前控制全球氣溫不要超過兩度,否則對整個世界生態系統帶來巨大的災難,並造成人類生存的危機。

雖然臺灣目前沒有直接而迫切的威脅,但在太平洋很多的島國,他們正在面臨災難。氣候變遷引起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正在侵襲這些國家的海岸,造成土地面積越來越少,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來解決。

有一句話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現在這句話已經被改編成:「前人砍樹,後人曬太陽。」整個環境森林的破壞導致綠色生機越來越少,影響到後代的生存環境,讓後代越來越受到熱浪的威脅。這樣的現象可以類比佛教所講的「三界火宅」,整個世界正在燃燒。

「三界火宅」,關聯有情的依正二報,佛教認為環境依報是有情身心正報的映相,都是來自於有情的身、語、意的業力果報。由於人類貪、瞋、癡的影響,人們的心靈正被三毒煩惱所「燒」,同時也影響到了外在的環境。因此,談生態浩劫、地球暖化這個議題,其實與心靈議題息息相關,應該也要予以重視。

 

張蘭石教授:

佛教對於像地球暖化等重大問題有其獨特而堅定的原則,中道思想是其中之一。透過中道思想,我們可以認知問題,卻不必墮入兩極化的思維模式。在中國文化中,中道思想有多個流派,包括中庸之道和佛教的中道,這些智慧都對我們有所助益。相較於中庸之道,中道思想的最簡單理解是不陷入極端兩端的任何一端。要做到這點,我們需要破除無明,超越執著與偏見,以全局的樣貌來看待問題。只有當我們跳脫了兩端的範疇,才能真正地把握事物的全貌。

例如,面對地球暖化的問題,我們應該以不同角度來思考。除了媒體報導,我們應該透過政治、經濟、科學、人文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去瞭解問題。若僅看媒體報導是無法成為具有內省、內觀及反省傾向的人,更無法從因緣中思考環環相扣的現象。另外,地球暖化這個課題存在許多爭議,我們也應該一一瞭解這些爭議。最後才可探討地球暖化這個事實。

以另一個角度來說,佛教徒要如何面對地球暖化這個議題呢?其實佛教早已教導我們,世間萬物總是在變化之中,不斷存在、變異、滅亡,地、水、火、風等自然元素也都在不斷地變化著。甚至整個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也都有暖化現象。因此我們也可以從接受無常的角度去思考地球暖化的現象。如果世界本來就會有壞滅的現象,那何不精進行善,希求往生清淨的諸佛淨土。

 

陳復教授:

從先秦一直到民國時期,有許多自認為儒家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觀點如此多樣化,充滿著異同之處。然而,儒家之所以為儒家,是因為他們擁有萬變不離宗的核心原則,亦即重視實用的態度。這種態度並不是簡單的偏激功利主義,而是針對當下實際的時間點和階段,思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解決問題。

有關「節能減碳」等觀念,我就不再贅述了。我想談談當前地球暖化的現象,有一個核心問題,即國界問題。地球暖化是全球性問題,但各國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卻往往著眼於自身的利益,而忽略全球的利益。這種國界意識使得各國在簽訂國際協議等大型行動上經常出現分歧,難以達成共識。因此,國界問題成為了阻礙全球應對地球暖化的核心因素之一。

每個國家從自身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形成了國與國之間難以合作、互相支援和扶持的現象。事實上,這背後隱含了西方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概念。這種觀念已經影響了人們在思考許多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貫穿了20世紀至今。因此,國與國之間要達成合作,談何容易。

面對當今現代社會,我們應該更加務實地看待各種複雜的問題,其中包括全球暖化這樣的大問題。儒家思想中強調以實用的角度來看待事情,這種務實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從更大的角度來理解世界,提高我們的視野。

孫中山曾經提出「聯合一切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的口號,這意味著每一個民族都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共同奮鬥。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何謂民族,進行一次重構和理解,如何才能真正理解民族的概念,並且將這種理解貫徹到實際行動當中。

對臺灣而言,面對全球暖化問題,存在著一些死結,其中之一就是島內因為對中華、華人的認知歧異,缺乏一個統一的看法,進而影響到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態度。因此,我們需要擺脫民族主義的框架,在更高的視野下思考「何謂民族」的問題,以此尋求解決方案。

以「中華」、「華人」為例,語義的不同詮釋,認知差異極大,導致無法形成統一的立場和視角來看待問題。因此,必須克服分裂和歧異,以全球視野看待對於環境議題的應對策略,才能夠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

「何謂中華?」依《說文解字》解釋:「中」從「口」,以「一」上下貫通。即指心與口合而為一,形成內外整合的狀態;「華」則是指結實累累的果實和花繁盛茂的樣子,代表行動出來的能量。兩者合併起來就是「內聖而外王」,其本意是因為內在的心口合一,才能在外在社會上展現出卓越的能力。這是「中華」的本意。

然而,現今對於所謂「中華民族」的定義卻形成了各種錯綜複雜的理解。這對我們而言是一種自我耽誤。因此,我認為在現今這個時候,想要能夠內聖外王、濟弱扶傾,必須要有內在的覺知,以及向外心口合一的行動,讓所有人重新整合起來,共構一個解決地球暖化的聯盟。同時,我們必須相當程度的放下對國界線的執著,以整體性思考並相互協作,共同解決這些全球性的問題。

這涉及到我們過去一直在談的「王道」觀念。王道不是霸道,而是理性而公正,強調濟弱扶傾,輔佐天下。例如當我們看到南太平洋上的島國因為海平面上升而無法為繼的時候,我們應該從整個區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該如何提供一個合適的遷移環境,讓這些即將淹沒的國家和人民得以繼續生活,維持其邦國的榮譽。

這個思想在中國古代就存在,國家的概念是流動的。如果一個國家因各種原因滅亡,那麼人民的祭祀和榮譽仍應得到維護,可以在另一個地方重新創立一個新的國家,繼續傳承祖先的文化和信仰。因此,整個東亞社會必須能夠重新呼喚喚醒這種王道思想,並推行至全球各地。我們不應該再以你來自哪個國家為分界,而是要問在心靈層次上是否有內聖外王的核心信念。如果你擁有這樣的信念,你就不會再分膚色,也不會再以國界為限制,而是能夠互相合作、整合,共同為地球的永續發展進行思考。我們需要用這樣的新思維來面對我們所面臨的許多實際問題。只有透過這樣的轉變,我們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全球暖化等問題,跨越國界展開思考。

儒佛智慧的當代價值:談人口老化的挑戰

林建德教授:

有關人口老化的議題,其實也涉及少子化的現象,這是目前整個世代正在面臨的嚴重問題。現今社會出生率大幅下降,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因此有報導說當今這個世代是「生不如死」,用佛教另一個詞彙來說,就是「不生不滅」(不生指少子化,不滅指人口老化),因為出生率遠遠低於死亡率,老年人也因為現在醫藥的發達而壽命延長,造成人口老化的問題,這在臺灣非常明顯。

那麼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應對這個世代的少子化和老年化現象,以及與家庭價值的關聯。如果現在的年輕人不生小孩,那麼未來家庭的觀念也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看待儒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未來不生小孩的年輕人是否是不孝順的孩子呢?

在儒家的觀念中,家庭的倫常關係是非常核心的,三代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孝順的價值。當然,在佛教的觀念中,出家就是遠離煩惱,家庭則是一種束縛、牽絆和限制。出家是大丈夫的行為,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將天下視為家。這代表著佛教與儒家在家庭觀念方面的不同見解。

因此,這整個世代面臨的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問題,也涉及到家庭倫理在當代社會的意義。從儒家和佛教的角度來看,我們將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陳復教授:

人口老化涉及到非常多的層面。從年輕一代的少子化和不生的問題,到老年人如何應對晚年的問題,這些都是現代社會的大哉問。現今年輕人不婚的現象,在某些角度來看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例如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得她們的經濟生活不再需要依附於男人,也就對結婚沒有了強烈需求。相反地,對於男性來說,結婚需要的成本越來越高,如果他沒有房子,就很難和女性結婚。最終,這種現象形成了草食男、草食女的現象。當然還有一些多元化的現象,不僅是兩性之間的不婚不育,還有同性戀的婚姻狀態。這些社會現象,都與少子化問題息息相關。

針對這個議題,我覺得有兩個原則。第一個是重構倫理的觀點,即儒家思想強調的倫理觀。每個時代的倫理觀不同,但儒家一直追求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回歸到倫理化的狀態中,以達到秩序化和有序化。這是儒家思想始終堅持的觀點。第二個是價值包容,也就是說,在面對婚姻或性別問題時,必須包容不同的價值觀。

儒家一向非常重視「血脈」和「道脈」兩種傳承方式。但是,這兩者之間的結合一直是儒家探討的課題。若僅有血統而缺乏道德信仰,傳承就會變得非常脆弱。同樣地,若只注重道德方面的教育,而忽略血脈的傳承,也將無法維持家族傳承的延續。

但是現代社會已經不再像古代那樣,以血脈傳承為主要手段。隨著社會的改變和進步,人們的價值觀也在轉變。一個人是否傳承家族傳統,並不僅僅取決於他的血統、性別以及是否結婚生育等因素。因此,我們需要將血脈和道脈兩者結合起來,並不再區分性別和傳承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有意義的傳承,否則傳承就變得毫無價值。不結婚、不生育等問題與傳承本身並無直接關聯,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客觀地看待少子化問題。

另一個議題是關於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這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議題。在臺灣,平均長照時間需要九年,才能從生命中退入死亡的狀態,我們需要反思這個現象。我並不支持安樂死,但我認為當今世代的人們在步入晚年之時,尤其需要修養心性。

從佛教的高僧到儒家的先聖先賢的行傳中,有不少人在其晚年以進入類似寂滅而逝世的案例。例如心學家王陽明、歐陽德、羅洪先等,他們都是在靜坐中逝去。因此,我們談修養心性不僅僅是探討「生」的品質,更是強調「死亡」的品質。我們需要以高品質的狀態來面對死亡,甚至可以在自主控制自己的身心狀態下,走入寂滅的境界。我認為,進入AI時代後,沒有一個年代比我們這個年代更有機會開始去思考怎麼成聖成賢,怎樣有品質的走完人生,有品質的邁向死亡。

最後,再補充一個觀點:在當前這個年代,面對高齡化所形成的社會危機,若我們能消除國界的概念,避免人與人之間對立的意識,思想上實現天下一家,從大區域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將能更好的應對老化形勢,達到全球人類的和平共存與安頓。

以日本為例,它是一個超高齡化的社會,整個社會已經呈現了一定程度沒有活力的狀態,加上時常面臨地震和各種災難,想要維持這樣一個國家的能量,是非常辛苦的。如果能以整體的大區域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不要過於執著保存日本血統的純正性而拒絕外來移民,而是嘗試以整合性的角度思考這些問題,讓更多人進入到日本社會,豐富整個國家的活力。因此,放下種族和國界的限制,從人類整體的角度來思考,才是改善高齡化問題的解決之道。

張蘭石教授:

關於少子化及高齡化的社會問題,還是要回歸佛教六道輪迴及緣起的觀念。若能以此觀念出發看待少子化,便可如陳復教授所提到的不會太過執著與分別自己的血統或他國血統的問題。如此,在看待少子化問題時,便不會過於關注那些對於人口數量的不精確印象。如臺灣人口減少,東南亞國家人口增加等等。實際上,我們的人力並未因此減少。相反地,可能是我們自己侷限了自己。因此,最重要的是要精確地看到產生問題所在,不一定只是少子化問題。

例如在現代社會中,家庭倫理也面臨著許多挑戰。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些人選擇結婚而不生育、有些人選擇同性婚姻,有些人則因為家庭或自身的問題而選擇不婚等,這些問題也都牽涉到高齡化的相關問題。

另一個要探討問題是,傳統中國人的概念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有人會指責佛教出家修行,是不重視家庭倫理的表現,其實這是一個長期以來的誤解。隨著不同文化進入中國,我們可能尚未完全理解其文化特質,就開始談論一些表面現象,如出家制度,且誤解為佛教不敬拜祖先。其實,佛教確實非常重視孝道,只是思考角度與傳統中國文化不同。

佛教重視輪迴與緣起觀念,因此我們不會把孩子看作是我們的產物,因為在佛教的觀念中,孩子的前世可能是我們的父母、仇人,甚或恩人。相信在座的許多佛教徒,看到自己的孩子時,不會純粹只是想到他們是自己的兒子或女兒,而是用更包容的態度、更寬闊的心胸去對待他們。不論身分差別,總是希望彼此能在輪迴當中共同成長,互相圓成。

佛教中強調「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其中,四重恩裡的父母恩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佛教重視家庭倫理的證明之一,此外,從《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佛說善生經》中也可以窺見一二。雖然在佛教中,出家人會割捨俗世的感情,但這不表示對家人、親友的關係可以忽略不計。尤其在菩薩道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良善的互動尤其重要。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