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640期|慧炬近事

2023第二次慧炬粥會

【本刊訊】2023年10月15日(週日)下午3時30分至6時,慧炬機構於印光祖師紀念堂,舉行本年度第二次慧炬粥會。

本次共有台灣大學晨曦社、政治大學東哲社、淡江大學正智社、成功大學東哲社、台北醫學大學慧海社、海洋大學中諦社及多所佛學社團校友參加,以及慧炬董理監事、貴賓等,共約40人到場與會,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此外,本次粥會亦特別邀請到屬於服務性質社團的台灣大學慈幼山服社3位同學出席,從不同的視角給予寶貴建議,使慧炬能與不同領域的大學青年有更多的接觸與交流。

粥會伊始,由慧炬機構陳榮基董事長及慧炬佛學會陳昭義副理事長致詞歡迎大眾。而後透過相見歡時間,讓在校同學、各社校友,以及貴賓等一一自我介紹,來自不同學校、環境的老朋友和新朋友們齊聚一堂互相認識,化解初次見面的陌生。

本次粥會的交流討論時間,討論主題計有兩大項目:

(1)如何善巧方便地推廣佛法?如何利用當前的時代潮流舉辦活動,增加吸引青年學佛的可能性?

(2)目前在校佛學社團經營的問題有哪些?該如何解決?慧炬又能給予什麼幫助?

在當前台灣各大學院校佛學社團發展沒落的狀態下,上述討論對於慧炬以及關心台灣佛教者而言,具有重大之意義。與會大眾積極踴躍地提供參考意見和方向,也對於慧炬歷年的耕耘給予肯定,更隨喜慧炬在艱困環境下,繼續堅定前行在創辦人周宣德居士「弘傳正法、淨化人心、獎學育才、利益眾生」的宏願大道上。

最後,承繼「慧炬粥會」的溫馨傳統,現場備有依據周師母傳承下來的食譜而熬煮的九蓮粥及豐富素齋。大眾在品嘗美味又健康的粥品和可口素菜後,互道珍重,為本次粥會劃下圓滿的句點,並各自勉勵將佛法的種子,帶回世間傳播給更多的有情眾生。

 

2023慧炬公益人文論壇系列③──心靈科學與儒佛智慧

【本刊訊】慧炬機構本年度規劃三場公益人文論壇,第三場於2023年11月12日(週日)下午2時至5時,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主題為「心靈科學與儒佛智慧」。

本次論壇由慧炬機構陳榮基董事長為論壇揭開序幕,並邀請台灣大學陳文章校長致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夏允中教授擔當主持人。論壇伊始親切問侯貴賓以及線上、現場近300位聽眾,並點出主辦單位的用心安排,接著引介本次各自代表佛法和儒學方的兩位與談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博士熊琬教授及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陳復院長。

本次論壇共有五個子題,分別是:一、何謂心靈;二、科學是什麼,何謂心靈科學;三、儒佛會通的共通點;四、心靈研究為什麽可以成為科學;五、心靈科學之研究和應用。

佛法與儒學各有所長,針對心之性質、功能等佛法修行或儒家工夫論上的重要議題皆有所申說,並在歷史過程中互相交涉及影響,成為汲取不盡的重要傳統思想資源;及至當代,更逐漸藉由學者的創發與詮釋,融入社會科學理論中,並行而不悖。當代雖然以西方心理學與社會科學為思想主流,但近幾十年來,東方人文思想亦呈復興之勢,漸漸與現代人產生更具體的生命經驗連結,縱使是傳統思想理論,仍在現實生活中實踐應用,因此不僅對於現代人有正面的認知意義,也能夠啟發社會大眾學習雙方的實踐法門,藉此來推廣儒佛智慧。

本次論壇結論,不管是中國的儒家思想或是自印度傳來的佛法,二者皆可以用來建構具有普世性內涵或是含攝傳統文化價值在內的社會科學模型,如將此科學理論化為實際應用,可讓我們透過實踐儒佛智慧以邁向更美好的未來,為人類心靈品質的提升貢獻一份心力。

 

「2023年慧炬大學院校佛學論文及佛教文學創作獎學金」
頒獎典禮暨佛學論文發表會

【本刊訊】「2023年慧炬大學院校佛學論文及佛教文學創作獎學金」頒獎典禮暨佛學論文發表會,於2023年12月24日(週日)下午1時30分至5時40分,在慧炬印光祖師紀念堂舉行。活動在「慧炬簡介」影片播放中揭開序幕,同學及來賓透過影片,了解慧炬機構自1961年(民國50)創辦至今,持續踐行創辦人周宣德居士「弘傳正法、淨化人心、獎學育才、利益眾生」之創辦宗旨,及為弘揚正信佛教,引導社會大眾建立佛法的正知見,與重振倫理道德和提升社會風氣等社會責任所盡之心力。

發表會在主持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彥宏助理教授引言後展開。第一場發表人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三年級林俊岑同學,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班四年級谷有量同學,依序發表〈宋代臨濟楊岐禪師的《易》理使用—以「陰剝盡陽復生」句式為考察對象〉,和〈清代漢傳佛教在台灣的歷史與發展〉二篇論文,並由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越建東教授擔任評論人。第二場發表人則由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博士班一年級洞崧法師,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張辰瑋同學,分別發表〈上座部中受用飲食的戒學修煉—以《解脫道論》為主〉,與〈台灣漢傳佛教的未來藍圖:以白聖、印順、星雲等長老的芻議為例〉二篇論文,評論人則由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鄧偉仁副教授擔當。本次發表的四篇論文,涉及佛教思想、歷史、行持、當代議題等不同領域,內容豐富,展示了各種研究方式,評論老師、現場來賓和發表人之間的問答探討,經驗分享和學術討論迭起,帶來了一場頗具學術水準的交流活動。

本年度獎學金受獎人學術論文組7位、創作組8位、心得組13位,共計28位。分別由越建東教授、鄧偉仁教授、林彥宏教授,及撥冗出席的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陳清香教授頒發獎狀及獎學金予受獎人。

典禮結束後,慧炬依例準備了美味的素食餐點招待受獎人和與會來賓。大眾在滿懷感恩與祝福的氛圍中,為今年的活動劃下了美好的句點。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