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643期|廣欽老和尚的法藥(六)——邊作事邊念佛,福慧雙修(多念佛第一重要)/廣欽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1892~1986),祖籍福建省惠安縣,自幼家境清寒,宿具慧根。稍長,投泉州承天寺出家。36歲時,於瑞芳法師座下剃度,法名照敬,字廣欽。民國36年渡海來台;44年,板橋信眾在臺北縣土城(今新北市土城區)購地供養,後興建大雄寶殿,命名「承天禪寺」。

廣欽老和尚自56歲到84歲只吃水果,人稱「水果法師」;平日常坐不臥,持不倒單,至年近百歲,仍身輕體健,行不拄杖;一生踐履頭陀苦行,實修念佛,堅毅篤樸,昭示修行典範,度眾無量,乃佛教界之國寶。其臨終偈言「嘸來嘸去嘸代誌」,更為佛弟子們傳頌不絕的智慧之語。

七三七

雖然我們現在生在娑婆世界,但是如果念佛,心淨則國土淨,心清淨無煩惱、無妄想,則也是淨土。此是娑婆淨土,心即是西方。

七三八

如果有一個人修得好,「一人有福帶滿屋」,則人人也會起勇猛心,向他學習,每個人都想修行。一起共修,大家要互相勉勵,否則如果起是非、嫉妒、愚癡,大家都不安定。

七三九
平常心就是道,每天保持不起煩惱,不起歡喜貪著心,多念佛拜佛。

七四O 
弟子問:請問師父,帶業來怎麼開智慧? 老和尚:多念南無阿彌陀佛。

七四一
修行不是說沒有事、每天就這樣沒有事就好了。而是要有境界來,才有得修,自參自悟,煩惱即菩提。修就是修這些,當有人在刺激我們時,心中自然平靜不起,這就是了。不是說修我每天拜幾拜,念多少佛號而已。但後者也是須要的,這是助緣。

七四二
心開花就開,心開就念佛,念佛蓮花就開。但如果念頭一轉就又沒有了。(一轉念,佛號又沒有了)

七四三
一心念佛就會心開花開,明心見性。

本文轉載自《廣欽老和尚的法藥(六)》,由承天禪寺出版,並同意授權刊載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