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643期|慧炬近事

回歸生命的終極智慧——從量子力學與佛學的虛擬世界談起

 

【本刊訊】2024824日(週六)下午2時至4時,慧炬機構於印光祖師紀念堂,舉辦2024慧炬講座④「回歸生命的終極智慧—從量子力學與佛學的虛擬世界談起」。

本次講座共有50多人聆聽,反應熱烈。主講人盧國慶教授為前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主任,長期致力於生命智慧的探究。

講座伊始盧教授談及佛法的內容得到許多物理學家肯定,再引《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謂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 係為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貫串整場講座,最後導歸極樂淨土之願行。

講者引用當代科學家的看法,如前香港理工大學潘宗光校長說:「佛法和科學都是對宇宙自然規律的瞭解和運用,可以配合得很好。比如愛因斯坦相對論、量子力學基本原理、霍金宇宙理論等等,也和佛法的空吻合。佛陀在兩千多年前講的道理現在陸陸續續被科學一一驗證。」而佛陀在《金剛經》中開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及《十善業道經》中說:「一切法從心想生」等觀點,都在現代量子力學的「雙縫實驗」與「全息理論」中被接受。

從量子力學的理論來看, 如美國物理學家威勒(John Archibald Wheele r)說:「我們存在的宇宙是依賴『我們的意識』對宇宙的『觀察』而存在。」英國利茲大學物理學家費德拉(Vlatko Vedr a l)則說:「我們並不是在被動地觀察現實,實際上我們『創造』了它。」講者在廣引物理學家的看法後,歸結說到:物質世界是意識參與的結果,也就是《華嚴經》所說的「一切唯心造」。

全息理論則認為,整個宇宙觀察得到的一切物質與精神現象,全部是從最高維次投射下來的一部3D電影。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

一、時空不存在,是「觀察」(妄想、分別、執著)投射的幻象。

二、宇宙所有維次是最高維次終極宇宙逐維投射的幻象。

三、最高維次的終極宇宙是一個整體,也是一切維次萬物的投影源,各維次的主、客分離僅是假象。

這樣的觀點與《華嚴經》「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和《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思想容有會通之處。

最後講者提倡導歸淨土之修持,讓理論與實踐並行不悖,建議大眾能夠「看得破、放得下」,一心修習淨土,藉阿彌陀佛加被,往生極樂世界。


主講人盧國慶教授(中央手持海報者)與現場聽眾合影留念

 

3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暨恆清法師追思會

 

【本刊訊】第3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於2024927日至29日,假台灣大學文學院(9/27)及佛光山金光明寺(9/28~9/29)舉行,來自各佛學院和大學系所的法師、教授及研究生等,共計200餘人參與。(議程表請見https://reurl.cc/kyeKar)。

本次發表會由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佛光山金光明寺及中華慧炬佛學會共同主辦,共有來自22所大學院校及佛學院所59位同學投稿申請,經過5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論文審查委員會」嚴謹的初、複審後,最後有33位同學的論文得以上台發表。本年度論文主題多元,涵蓋人間佛教、華嚴、唯識、中觀、佛寺建築、漢傳、藏傳佛教等層面的內容,顯示台灣佛教界及學術界蓬勃發展,也喜見佛教人才生力軍的提升及成長。


開幕式大眾於台大文學院演講廳合影留念

開幕式由主辦單位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耿晴教授及慧炬機構陳榮基董事長,分別致歡迎詞, 並恭喜獲選發表的論文, 此外,也感謝擔任講評人及主持人的各位師長,在忙碌的教學工作中撥空出席並給予講評與指導。


台大佛學研究中心主任耿晴教授致詞


慧炬機構陳榮基董事長致詞

接著進行莊嚴隆重的「恆清法師追思會」。一生致力於「佛學教育」的恆清法師,生於194367日,於2024720日示寂,享壽81歲。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由法師發起,並自19909月開始舉辦;此外,法師於1994年,提案成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也曾擔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在佛教界及學術界有重大貢獻。這次全國佛論發表會暨追思會地點安排在台灣大學文學院舉辦,意義非凡。

首日(9/ 27),1 5篇論文發表,於台大文學院的三個場地同時進行。議程結束後,大眾移師到三峽佛光山金光明寺用藥石和安單。晚間,則在本次擔任論文文稿評審的李勝海、林建德、徐聖心、耿晴、越建東(依姓氏排序)等5位教授分組帶領下,與同學熱烈地分享經驗,師生互動氛圍溫馨愉悅。


9月28日金光明寺海會堂現場發表情形

第二日(9/28),有18篇論文發表,在金光明寺的兩個場地進行。因適逢教師節,晚間寺方特別舉辦音樂饗宴,邀請北部佛光會各分會的合唱團,及由佛光山北區各分院法師組成的金佛隊合唱團,以優美的歌聲歡迎所有的與會者,並感謝師長們連日的辛勞。


音樂饗宴中,由佛光山北部各道場法師組成的台北金佛隊,以莊嚴優美的音聲清唱星雲大師作詞的〈流轉〉

第三日(9/29)上午舉行閉幕式,由耿晴教授及越建東教授主持,並表揚9位獲選優秀論文的同學。評審老師勉勵同學:「從事學術研究應勿忘初心,更要勇於開創前人未闡發之議題,並反思以往的學術典範。」

接著,舉辦主辦單位交接典禮。由下屆主辦單位代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所長接掌印信。


閉幕式表揚優秀論文首獎,由佛光大學見心法師獲獎,並由金光明寺住持覺培法師頒獎


下屆主辦單位交接典禮,由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所長(左二)代表接掌印信


禮請金光明寺住持覺培法師在閉幕式法談

最後, 大會邀請金光明寺住持覺培法師法談。法師表示,人間佛教不易實踐,面對社會變遷, 佛教應具備發聲機會與平台,並須將佛法確實走入民眾生活,方能傳承不輟,而各位師長為佛教培養人才不遺餘力地指導與鼓勵後進,著實令人感動,法師代表與會者對師長們表達致謝之意。

本年度第3 5 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在與會大眾互道「明年見」的歡愉聲中,圓滿劃下句點。


閉幕式與會者於金光明寺法輪堂合影留念

​​​​​​​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