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644期|菩提道上(三五九)/仁俊長老

仁俊長老(1919~2011),6歲半出家,曾任教於多所佛學院,1972年應聘赴美弘法,擔任美國佛教會會長,與美國佛教會紐約大覺寺住持。仁老深入經藏,戒行嚴謹,親近印順導師多年,深得導師器重,讚曰:「志性堅強,在這末法時代是很難得的。」並言:「與我同住中以仁俊最為尊嚴。」仁老學養俱佳,時以文章、詩詞、偈語示人「慈悲、智慧」,激發菩提心。

四九七四

什麼人永遠安靜?瞧不見自我不發狂,謙誠學法法成性:持法性作則。什麼人常恒篤實?顧得著他人不起慢,懇淳待人人學佛:勘人性成德。

四九七五 

要教人受罪,先誘人享福;要教己得(法)樂,先勵己耐(義)苦,是故具有真心術者,決不誘人享福,決定勵己耐苦。

四九七六

非絕大膽魄者,不克於真空中安身立命;非超常識見者,不克於幻有中明心學佛;真空之理不徹,幻有(無著)之行不足,釋尊本教之純法脈,本行之真精神決難以倡揚而發皇,身為佛弟子的吾人,能不日夜奮發、勤苦淬礪嘛?!

四九七七

空不受染,亦不著空,藉空遣性佛法明;有不受困,亦不離有,藉有成德因緣淨。

四九七八

動靜、窮通及苦樂之際,念頭的正法之聲,呼震得響徹耳根,點轉意根,法性化為人性的定軌。腳下之路與眼前之光,踏實照明得步伐不亂,意象不昧,法性中的人性修為整嚴,人性中的法性體持分明,法性與人性契結為一心、一行,立在人中間,行在人前頭,(撑)托在人後面,才不會滯頓(滑倒)、誤導,或閃避哩!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