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646期佛青園地|出家──人生學佛之路的轉折點/戒月法師 台大晨曦社社友

寫這篇文章時,內心其實充滿慚愧。自己學識有限,只能發願未來更加努力學習,不辜負上師和三寶的恩德與慈悲。

今年我31歲,正式向上師──喇嘛滇津多傑請求出家戒,成為藏傳佛教的出家人。對我來說,出家不是什麼悲壯或突然的決定,而是在修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產生的選擇。以前也會想,爸媽會不會因此難過?但細想之後覺得,他們真正抗拒的,可能是對出家的刻板印象─拋家棄子,從此離家斷絕往來。其實我也曾跟媽媽說過,出家後還是可以回家探望。雖然一開始爸媽也許會不太適應,但時間久了,慢慢調整,也就習慣了。有趣的是,他們後來看起來並沒有特別難過,原本沒有宗教信仰的他們,反而是以一種慎重的態度來看待出家這件事。

受戒後,像是在心裡立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心:為了修行,願意放下許多不必要的雜事。這樣的心態,也讓修行的品質慢慢有所改變。穿上僧袍,更會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舉止,不讓人對僧人或佛教留下不好的印象。若能讓人透過我們而對佛法產生信心,也算是在他人心中種下了一顆解脫的種子。

其實修行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不分宗教信仰。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如果能學習一些禪修方法,很多煩惱和負面情緒會大大減少。如果能相信因果、心懷善念、常替他人著想,並過著知足的生活,幸福感自然會提昇。如果越來越多的人都能這樣生活,不只是每個人更幸福,整個社會也會更穩定,天災人禍也會相對減少。

我相信,佛法的學習與實踐,是讓自己和他人真正快樂的道路。這樣的信念,也成為我努力修行的動力。我深信,帶著一顆善良的心,願意幫助他人,努力學習、精進修行、善待他人,就是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回到上方